第一届核共振散射国际研讨会在高能所召开
1月19至21日,第一届核共振散射国际研讨会(1st nuclear resonant scattering workshop in China)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来自美国ANL国家实验室、圣母大学、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欧洲同步辐射装置ESRF,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和PETRA III,日本SPring-8,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高能所等19个国内外研究单位和大学的64名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核共振散射方法是未来“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igh Energy Photon Source,HEPS)光束线站的重要实验方法之一。为了充分利用HEPS的优异性能,并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项目组组织召开了本次核共振散射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地球物理、超导物理、磁学研究、催化、生物化学等各应用领域和相关同步辐射装置光束线站方面的专家,针对该实验方法进行了报告和讨论。会议议题主要包括:1)核共振散射在地球物理、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诸多研究领域中能够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2)核共振散射束线及设备研发的现状以及未来高能低发射度储存环光源上的发展(低发射度储存环光源包括ESRF-U, APS-U, SPring8-U,和PETRA-IV);3)针对束线及样品环境为HEPS光源核共振散射束线提出建议;4)在中国国内高压科学、超导材料、磁性、生物化学、催化等领域杰出团队的研究,尤其是对核共振散射方法(包括向前散射和非弹性散射)的需求。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代表就上述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在会后撰写了核共振散射实验方法的科学意义及其束线建设的相关报告,为未来HEPS相关束线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研讨会得到高能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项目、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真空物理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资助。
会议现场
参会人员合影